搜索"历史" ,找到 部影视作品

马克斯·马努斯
剧情:
本片根据挪威著名抵抗组织战士马克斯•马努斯的真实经历改编。   三十年代末期,战争的阴云笼罩欧洲大陆,德国和苏联从东、西两个方向蚕食欧洲诸国。1940年,马克斯•马努斯(Aksel Hennie 饰)同众多挪威青年组成志愿军赴芬兰参加“冬天战争”,以阻止苏联占领芬兰,后因德国出兵挪威,马努斯只得返回奥斯陆,筹办地下刊物宣传反纳粹主张。这份危险的事业导致马努斯被纳粹捉获,然而他涉险逃脱,并终于抵达苏格兰,接受了英方的严格训练。1943年,马努斯空降挪威,利用自制炸弹袭击德国舰只,由此,开始了他以精神病患者身份成为抵抗英雄的传奇人生……   本片包揽2008年挪威电影阿曼达奖最佳电影、男主角、摄影、剧本等七项主要奖项。
永恒之路
导演:
剧情:
以真实事件为基础,讲述一个人为生存而奋斗的史诗故事。居希·凯特拉,在美国大萧条期间回到芬兰,美国方面政治动荡日益严重。1930年的一个夏天晚上,民族主义暴徒绑架了他,他被迫走上永恒之路,去了苏联,在那里残酷似乎永无终结,他唯一的梦想是回到他芬兰的家中,但是苏联也并非工人阶级的乐园……
战略室
剧情:
美国大选幕后的烧钱和政治家的智慧,1994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
安德烈·卢布廖夫
剧情:
15世纪初,俄罗斯动荡时期。著名圣像画家安德烈·卢布廖夫(安纳托里·索洛尼岑 Anatoli Solonitsyn饰)在大公的邀请下前往莫斯科为教堂作画,受到了贵族式的服务与对待。然而,卢布廖夫却身处在一个饱受鞑靼人铁蹄践踏和充满灾难残杀的悲惨时代。目睹了黎民百姓在大公暴政下的水深火热,卢布廖夫毅然离开教堂返回修道院。不久,卢布廖夫被迫再度回到莫斯科进行圣像创作。然而面对居民被无辜的残杀,教堂在战火中被无情的摧毁,卢布廖夫再次陷入艺术与现实巨大反差的质疑之中,拒绝继续作画。1423年,鞑靼人的军队终于被赶出俄罗斯的大地。在经历了炮火、鲜血的锤炼洗礼后的卢布廖夫,终于完成了传世名作《三位一体》的创作。   由苏联电影大师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执导的旷世史诗巨作《安德烈·卢布廖夫》,用塔式特有的诗化电影语言和如历史壁画一般的浓重画笔,呈现了15世纪俄罗斯著名圣像画家安德烈·卢布廖夫漂泊与抉择的一生。本片荣获1969年第22届戛纳电影节费比西奖。
雪中灰
剧情:
《雪中灰烬》讲述了一个16岁的女主人公丽娜·维尔卡斯在二战期间波罗的海地区斯大林的恐怖统治下与家人失散的凄美故事。莉娜是一个有抱负的艺术家,她冒着生命危险,用她的艺术秘密地给她被监禁的父亲发信息,让他知道她还活着。在漫长而痛苦的冬季旅程中,正是莉娜的画作和人类精神的力量让她和其他幸存者活了下来。
二战全史
导演:
主演:
剧情:
该纪录片通过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轴心国分别在欧洲、亚洲、中东所挑起的战争,表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在海、陆、空的各个战场上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者宏大场面。通过该片使我们充分了解到如:斯大林格勒、诺曼底登陆及攻克柏林等重大战役珍贵史实资料。   重温《The World At War》   1、制作   2、一个新的德国,1933-1939   3、奇怪的战争,1939年9月-1940年5月   4、法国沦陷,1940年5月-6月   5、单独作战,1940年5月-1941年5月   6、巴巴罗萨,1941年6月-12月   7、万岁!日本,1931-1942   8、走我的路,美国,1939-1942   9、北非沙漠,1940-1943   10、斯大林格勒,1942年6月-1943年1月   11、狼群战术   12、苏联红星,1941-1943   13、旋风轰炸德国,1939年9月   14、回顾往事   15、一个可爱的日子,昨天:缅甸   16、家园遭焚:英国 1940-1941   17、帝国内:德国,1940-1944   18、六月黎明:1944年8月   19、占领荷兰,1940-1944   20、钳形攻势,1944年8月-1945年3月   21、大屠杀 1941-1945   22、报应,德国,1945年1月-5月   23、日本,1941-1945   24、太平洋,1942年2月-1945年7月   25、核弹,1945年1月-9月   26、清算   27、回忆   特辑一:希特勒的秘书   特辑二:谁赢的了二战   特辑三:希特勒之死   特辑四:勇士们   特辑五之一:奥斯威辛集中营(上)   特辑五之一:奥斯威辛集中营(下)   特辑五之二:奥斯威辛集中营(上)   特辑五之二:奥斯威辛集中营(下)   特辑六之一:人民公社(上)   特辑六之一:人民公社(下)   特辑六之二:人民公社(上)   特辑六之二:人民公社(下)   这是我能找到的《The World At War》最详细的分集名字了,有些是我自己起的名字 :cool!: 这部1974年英国一家电视制作公司制作完成的宏伟巨作应该是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权威的纪录片。看看他们做了多少工作就知道这部片子的分量,出现在他们影片中的有事件发生的当事人,有高级军官,有政治家,有普通百姓、还有普通士兵。整部大约26小时的影片中没有一个重复镜头,全部镜头均取材于当时的战时宣传影片或照片。该片的解说为著名英国演员劳伦斯奥里佛爵士,相信听过他诠释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的人对他的声音应该有印象。此外该片的资助人是大英博物馆,每集的拍摄都组成了单独的制作小组,有各自独立的编剧、导演,然后经过专门聘请的历史学家审评,再加以精心制作。我相信,在反映二战的纪录片中,不但过去没有,今后恐怕也没有能超越这部片子的了。   第一次看到这样翻译纪录片的,十分新鲜。不过令我念念不忘的还是影片带给我的震撼,当看到身临其境者一个个出现在屏幕上现身说法时,还有比这更有说服力的吗?比如第7辑《万岁!日本》中描述珍珠港事件,被采访的有日军计划制定者、特遣舰队的海军军官、驻珍珠港的日本间谍、空袭珍珠港的日军飞行员、当时在场的美国陆军军官、美国海军军官和水兵,甚至还有当时珍珠港的平民。短短20分钟的叙述让你永远难忘。
柯莱特
剧情:
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的英国,单纯美丽的女孩柯莱特(凯拉·奈特莉 Keira Knightley 饰)嫁给了身为作家的男子威力(多米尼克·威斯特 Dominic West 饰)。在丈夫的支持和鼓励之下,柯莱特拿起了笔,开始以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为蓝本进行创作,并且最终完成了她的第一本小说。让柯莱特没有想到的是,威力竟然将小说冠上了自己的名字出版,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就在文坛中引起了轰动,威力一举成名。   自此之后,威力发现了妻子身上出色的文学天赋,于是开始逼迫她继续做自己的枪手,当柯莱特忍无可忍拒绝了丈夫的无理要求后,威力竟然暴力相向。威力有了外遇,而柯莱特也发现,自己虽然身为女性,但是对女性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柯蒂斯
剧情:
迈克尔·柯蒂兹是著名的匈牙利裔美国电影导演。他一生中执导了一百多部作品,是历史上最高产的导演之一。他凭借《喋血船长》(1935)、《罗宾汉历险记》(1938)、《春闺四凤》(1938)、《胜利之歌》(1942)、《卡萨布兰卡》(1942)五度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并最终凭借《卡萨布兰卡》获得该奖项。影片《柯蒂兹:卡萨布兰卡之父》改编自他在拍摄影史经典《卡萨布兰卡》期间的真实经历,展示了二战前夕,柯蒂兹是如何在创作的同时,一面应对政治的干扰,一面处理与女儿的疏远关系。
叱咤香洲叶剑英
导演:
剧情:
珠海香洲烈士陵园里,一个年愈花甲的老人把一束束鲜花放在27位烈士的墓碑前,他就是德高望重的叶剑英元帅。他伫立在王其焕烈士的墓前,默默地抚摸着石碑,深深地陷入沉思,当年香洲兵变的一幕幕画卷浮现眼前……1925年,27岁的叶剑英遵照孙中山先生的指示,到珠海香洲组建粤军新编团。动员大会上,他向爱国青年宣讲三民主义、宣讲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他的潇洒英姿和明晰的演讲,深深打动了香洲青年。女学生林翠向往革命,冲破旧习,报名参军。新编团司号却心怀叵测,配合刺客,企图在动员大会上刺杀叶剑英。他的动向引起警卫连长王其焕和腮胡子的注意,王其焕及时识破并击毙了刺客,保卫了叶剑英。新编团成立了,香洲一片红火。叶剑英命令王连长整肃军纪、强化训练。副官郑杰生和林翠遵照叶剑英的指示,动员群众,成立农会,组织武装。在谷雨节预演会上,群众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他们舞起了龙灯,燃放焰火,军民共庆新编团的成立。与此同时,暗杀叶剑英的黑手却又一次伸向这位年轻的团长。恶霸张学龄三次刺杀叶剑英未果,便暗中勾结叛徒莫应、土匪司令袁带,策动兵变,扼杀新生的新编团,杀害叶剑英。宁静的夜晚,急骤的枪志响起,丧心病狂的反革命匪徒乘着夜色,向新编团大举进攻。新编团官兵奋起反击,与叛军和土匪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反动势力的猖狂进攻被击退了,但新编团也遭受了重大的损失。连长王其焕等27位官兵在这场战斗中壮烈牺牲,长眠于香洲大地。正在东征前线的叶剑英愤而回师,安殓烈士后,率部向反动势力反击,摧毁了敌人的营垒。
大转折——鏖战鲁西南
导演:
/ 韦廉/
主演:
剧情:
生灵涂炭的八年抗战终于结束,而国共两党之间的解放战争也正式拉开序幕。蒋介石(孙飞虎 饰)调动大军从延安向西北扫荡,大有将异己彻底剿灭之势头。毛泽东(古月 饰)、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向北撤退,期间更与陕北失去联系,革命面临着最危急的时刻。在此紧要关头,刘邓大军决定冒险渡河,砍断蒋军的哑铃把子。然而一千里路的黄河自然环境极其凶险恶劣,此外沿途早有国军重兵把守,尤其是六十六师宋瑞珂挂帅的鲁西南兵团,是刘伯承(傅学诚 饰)、邓小平(卢奇 饰)挺近的重大阻碍。   狭路相逢勇者胜,反攻前夕,决定中国历史的鲁西南战役正式打响……